x 广告
当前位置: 聚焦 > > 正文

锦州:加强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环球关注

2023-05-17 18:28:58 来源:凯迪网


(资料图)

来源:北国·辽宁日报

为大力宣传锦州市启动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重大部署,打好打赢新时代辽宁振兴、锦州振兴的“辽沈战役”,5月16日,锦州市举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锦州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分别就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加强项目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进行联合发布。

锦州市聚焦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12%、奋斗突破500亿元目标,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加强项目建设。锦州锚定发展战略提早谋划,分级分类压实责任。深入实施“136921”发展战略,通过“赛马”、拉练、“红黄绿”灯、包保、调度5项工作机制,实施项目化、工程化、清单化推进,形成举全市之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建立“一库四清单”,夯实项目投资基本盘。统筹协调各县(市)区、各市直部门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建立了年度建设项目库以及若干重大工程300个重点项目、央地合作182个重点项目、亿元以上400个项目、中央资金项目等“四个项目清单”,不断增加项目储备和推进项目建设,巩固投资基础。今年,锦州充分发挥重大工程示范带动作用,重点推进锦州港航道改扩建、锦州石化40万吨/年针状焦装置、锦州凌海市大有生态农场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多措并举强化服务,完善项目建设保障。紧盯项目谋划建设全周期、全流程关键节点,采取超常规举措,有效破解要素瓶颈制约,瞄准难点堵点加强政策服务,为项目落地实施创造良好环境和稳定预期。

锦州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因地制宜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城市品位提升工程。以央地合作为结合点,全力谋划重点片区开发。探索通过“政府+城市投资综合运营商”模式,构建“政府引导—央企牵头—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生成机制,鼓励吸引央企和金融机构参与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未来,将打造南广路片区为山水生活样板区、典范区,西湖片区为亲水片区,锦娘路片区为高品质住区、社区生活中心,南站片区通过双创产业服务集聚人口,打造一座城中城。以更新改造为聚焦点,全力开展老旧管网改造。2023年全市计划改造老旧管网760公里,包括老旧燃气管网244公里、供水管网160公里、供热管网144公里、排水管网212公里,共谋划项目30个,总投资34亿元。以项目建设为突破点,全力推进城市更新进度。目前,女儿河福州街桥新建、城区道路管网配套、城区排水管网改造、西部供热管网互联等工程均已复工建设,多项工程预计年底前完工和完成前期工作。以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全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今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48个,建筑面积199万平方米,涉及492栋楼,惠及居民3万余户。

锦州将工业振兴作为加快锦州振兴、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推动实施工业“16132”重点企业培育工程,突出招大引强,狠抓项目建设,着力抢占产业转型新领域、新赛道。加强项目谋划,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结合锦州市产业资源优势,谋划义县冶金及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一批特色鲜明、绿色创新、动态迭代的百亿级项目;贯彻落实省、市全面深化央地合作重要精神,深度谋划华润百万千瓦清洁能源基地、开发区润滑油添加剂等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产业合作项目。锦州强化跟踪调度,协调解决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坚持“双高”推进工作机制,挂图作战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服务重点企业机制,高频高位顶格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帮助落地企业协调解决用地、环评、标厂建设、生活配套等问题。另外,强化要素支撑,打好项目保障“组合拳”。针对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及应用“6+1”产业项目,各有关部门实施并联审批,实现“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推进工业高质量项目尽早落地开工;发挥园区抓项目强产业“主战场”作用,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快产业集聚与配套,打造更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每日直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